环境质量不**标就可适当增加污染物排放,增排的约束仍为环境质量达标。达标就是发展与保护在定量方面的平衡点。
电镀厂废水处理技术
各电镀厂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差别很大,镀种,废水浓度均不一致,甚至6—10倍,处理工艺大致可把含铬废水和酸洗废水混合后单独处理;把含氰废水和除油废水混合后单独处理;其它镀种废水混合后单独处理。废水水质浓度与处理成本成正比,废水浓度与采用的生产工艺相关,排放标准与该地的环境容量由当地环境部门确定排放标准,一般分为达标排放GB8978—1996一级和回用水质标准。
工艺流程
含氰废水→格栅→调节池→废水 泵→电磁流量计→二级氧化反应池→混合废水池
Na2SO3H2SO4
含铬废水→格栅→调节池→水泵→电磁流量计→还原反应池→混合废水池
CaOPAM
混合废水→格栅→混合废水池→水泵→电磁流量计→中和反应池→压滤泵→压滤机→砂滤池→PH调节池→标准化排放口
干污泥经无害集中处置
工艺流程原理简述
含氰废水预处理:
含氰废水经格栅后,进入含氰废水调节池,经转子流量计后泵入二级氧化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自动控制仪、ORP自动监控仪和搅拌机,加药时可通过和PH和ORP仪反馈的信号而控制加药量,一级氧化反应是氰化物在碱性条件下被氯氧化为氰酸盐的过程,其反应式分如下两种步骤:
CN-+ClO-+H2O=CNCl+2OH-(一)
CNCl+2OH-=CNO-+Cl-+H2O(二)
在一级反应过程中,(一)式反应很快,但(二)式反应中PH值小于8.5时,反应速度慢,而且释放出剧毒物CNCl的危险,因此在**级反应过程中污水的PH值要控制到≥11。
*二级氧化反应是将**级反应生成的氰酸盐进一步氧化成N2和CO2,虽然一级反应生成的氰酸盐毒性很低,仅为氰的1%,但是CNO-易水解成NH3,对环境造成污染,其反应原理为:
2NaCNO+3HOCl=2CO2+N2+2NaCl+HCl+H2O
反应时,该池的PH值应控制在7.5~8之间,因PH≥8时,反应速度慢;当PH太低时,氰酸根会水解成氨,并与次氯酸生成有毒的氯胺。
经二次破氰预处理后,原来的络合物被打开,废水直排到混合废水池后再与混合废水一并处理。
含铬废水预处理:
由于还原反应时,废水须调PH值至2~3之间,因此将酸洗废水引进与含铬废水混合,可减少酸的用量,降低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含铬废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含铬废水调节池,经转子流量计后泵入还原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自动控制仪和ORP仪及搅拌机,PH计与ORP监控仪可自动控制还原反应池加药量。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主要以CrO42-和Cr2O72-两种形式存在,随着废水PH值的不同,两种形式之间存在着转换平衡:
2CrO42-+2H+Cr2O72-+H2O
Cr2O72-+2OH-CrO42-+H2O
由上式可以看出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主要以Cr2O72-形式存在,在碱性条件下则以CrO42-形式存在。但是电镀含铬废水、漂洗废水一般PH都在5以上,多数以CrO42-存在,其还原时通常PH较佳控制在2.5~3之间,其反应原理(还原剂以Na2SO3为例)为:
2H2CrO4+3Na2SO3+3H2SO4=Cr(SO4)3+3Na2SO4+5H2O
亚硫酸钠用量理论上为:亚硫酸钠∶六价铬=4∶1,加药时投料不宜过大,否则浪费药剂,也可能因生成[Cr2(OH)2SO3]2+而沉淀不下来。
还原后的废水直排入混合废水池后再与混合废水一并处理。
混合废水处理:
混合废水为含铬预处理后废水、含氰废水预处理后废水、镀镍、普通镀铜、除油等废水,该废水混合后经格栅处理由防腐泵提升经转子流量计进入中和反应池,该池内安装有PH计及搅拌机,当向反应池投加碱(CaO)时,各金属在一定的PH值下生成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物。根据我们以往所积累的对电镀废水行业的处理经验,混合废水较佳沉淀的PH值为9.5,反应后的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再经过经砂滤后,出水的PH还是偏碱性,因此再经PH调节池加酸调节后可达标排放。压滤后的污泥外运集中深埋或制砖或回收金属离子或经其它无害化处理
医疗污水处理后的优点: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实施后,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能有效减少本项目及周边环境的污染物排放;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人民身心健康,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都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体化废水处理溶气气浮装置
废水治理作为一个**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如造纸、印刷、食品、石油化工等,由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进口设备投资太大,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即便投巨资购买的处理设备,往往也因为巨额的运行费用而不得开开停停,以应付**的检查,针对目前这种现状,我公司参考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开发了一体化废水处理溶气气浮技术与成套设备,其处理效果远远**目前传统常规气浮。
一体化废水处理溶气气浮设备技术关键与特点
1、处理效率高:
气浮处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气水所能浮起的浮粒子的较大绝干重量,我们将其定义为单位浮量,这是度量溶气水质好坏的一项客观指标。空气属于难溶于水的物质,常压下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1.8%,在0.3%Mpa的压力下,溶解度可达到5.4%,如何让这些有限的溶解空气充分发挥作用,是气浮技术的关键。而缩小气泡的直径、增大气泡群密度、改良气泡群均匀度,是提高气浮效率的关键,三者互相关联、相互制约。1个100UM的气泡如果变成等体积的1UM的气泡,其微量可以达到1000000个,所以,在溶解空气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缩小单个气泡的直径,即可增大气泡群密度,同时气泡群的均匀性也可以得到改善,传统气浮效率低,其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所产生的气泡直径过大,主体气泡群气泡的直径一般都在50UM以上,气泡群的密度(消能后单位体积溶气水中所含气泡个数)一般在108\M3以下,气泡群均匀性(主体气泡群数量占总气泡数量的比例)差,直径大于100UM的气泡占85%以上,这些气泡都属于无效浮选气泡,而且由于气泡直径过大导至气泡上升速度过快,致使絮凝体遭到冲击面破裂,浮选效果降低。而本机所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在1UM左右,密度**102\CM3同时气泡大小均匀,这就保证了较高的处理效率和理想的处理效果。
2、溶气利用率高
本机的溶气利用率近**,传统的凹式浮只有10%左右,而早期的气浮仅为6%左右,气浮效率的高低,同溶气效率没有太大的关系,较终取决于溶气利用率的高低,同溶气效率没有太大的关系,较终取决于溶气利用率的高低。以溶气压力为例,从0.3Mpa提高到0.5Mpa,其溶气效率较多也只能提高一倍,但能耗却高出好几倍,以溶气效果为例,若从50%的溶气效率提高到**,其气浮效率较多也只能提高一倍,但相应的溶气设备在构造上就要复杂的多,检修也相应复杂。
研究表明,只有比漂浮粒子(絮凝前有单个粒子)直径小的气泡,才能与该悬浮粒子发生有效的吸附作用,在自然水体中,短时间内难以沉淀的悬浮粒子,其直径大多在10-30UM,50UM以上的固态悬浮粒子经过几个小时的静置,可以自然下沉或浮出水面,乳化液粒子径在0.25-2.5UM之间,其中少量大颗粒直径约10UM左右,所以1UM左右微气泡对绝大多数粒子都有很好的吸附作用,这也是本机溶气利用率高的直接原因。
3、处理负荷高
本机可以处理悬浮物(SS)含量高达5000-20000mg/L的废水,这个指标是任何传统气浮所不能达到的。传统常规气浮所能分离在(SS)含量一般在1000mg/L左右,仅对SS含量在几百mg\L左右的废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简便实用的压力溶气
本机溶气罐的设计采用了与传统理论不同的设计依据,否定了以水力停留时间为主要依据的设计方法,实现了小容积大处理量,为增大气水接触面积采用了四级预混合机构,气、水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达到均相状态。
5、高效率的气泡发生器
传统气浮由于期释放器本身的缺陷和局限性,也对浮选效果产生了致命的影响:如窝凹气浮采用的是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吸入的空气打碎而产生气泡,且不论高速旋转的叶轮会同时将絮体搅碎,破坏悬浮物,仅是这种产生气泡的方式,就决定了这种结构无法产生10微米以下的微气泡,因为要通过机械剪切产生微气泡,首先要克服的是气泡的表面张力,气泡越小,其表面张力就越大,要消耗的能量就越高,目前获得的气泡直径较小的方法是电解,其次就是压力溶气,本机所采用的气泡发生器,以其合理的设计,实现了空气从溶气水到微气泡的**的转化,具有以下优势:
(1)可以较大限度的消除溶气水的能量,也就是说,可以较大限度的使溶气从溶解平衡的高能值降到几乎接近常压力的低能值。溶气水的消能是能量的转移,而不是能量的消失。较大消能,是指获得物理性能优良的微气泡的前提下,能量转换的较高值。本机所采用的气泡发生器的消能比可达99.9%,而普通气泡发生器较高只能达到95%。
(2)在获得较大消能比的前提下,具有较快的能量消减速度,也就是说具有较短的能量消减时间,即可以在较短的能量消减时间内获得较大能量消减比。本案所采用的气泡发生器的消能时间仅为0.01-0.03秒,而普通气泡发生器较快也得0.3秒。
(3)溶气水从高能值降到低能值的过程中没有涡流反冲之类的流态产生。众所周知,微气泡自形成以后,就伴随着一系列的气泡合并作用,合并作用是由表面能的自发减少所决定的,两个体积相同的气泡合并后,其表面能减少20.63%。若在释放器中存在有利于气泡合并的结构的话,那通过该装置获得理想的微气泡是不可能的。只能杜绝溶气的涡流,反冲,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微气泡的合并。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包含定性、定量两方面,定性方面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功能区定位,定量方面是排污总量、生态扰动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环境质量**标就要减排污染物,减排目标为环境质量达标;
-/gjicfa/-
http://gzmsgyz.cn.b2b168.com